醉温柔 > 历史军事 > 大秦:我的祖父是秦始皇 > 第三百零六章 拟定特使,出使岭南!

第三百零六章 拟定特使,出使岭南!(1 / 2)

章台宫大殿上。

嬴政问计的话语刚下,群臣立马开始了一阵小声的议论。

没过多久,右丞相冯去疾立马上前对袖奏道:“启奏陛下,臣以为,既然那越人已经请命求和,我大秦不如就给他这个台阶,既能解除岭南兵祸,又能重新将那些越人再度臣服,此举可谓一举两得!”

冯去疾刚说罢,一旁的杨端和却有些不乐意。

杨端和本来就是一向主战的武将,对待岭南越人的态度一直都是将其当作外邦异族,恨不得除之而后快。

杨端和见冯去疾上奏要同意议和,顿时按捺不住,迈步上前拱手上奏道:“陛下,以末将之见,右丞相此言万万不可!”

“哦?杨将军你有何高见?快快说来。”嬴政其实对杨端和这样有血性的武将颇为看重,便和声问道。

杨端和立马道:“陛下,那越人向来是反复无常,心狠手辣,此番反叛绝对是处心积虑已久,只不过越人是畏惧我大秦的天威才不敢太过造次,但是其聚众谋反之举已是罪无可恕!

“陛下,那越人趁任嚣都尉亡故,而赵佗将军又离开入京的契机悍然发动叛乱,其心可诛!末将以为朝廷理当速速发兵剿灭,将越人彻底聚歼,绝不可心慈手软!”

嬴政闻声则是和善一笑,不置可否。

“诸位爱卿,可还有何高见?大可畅所欲言!”

此刻群臣见冯去疾和杨端和两人接连的谏言,嬴政都没有采纳,众人顿时显得有些犹豫。

“陛下圣意到底是欲为何啊?冯大人和杨将军的谏言都未采纳……”太仓令葛琒小声嘀咕着。

武库令周栾和武库丞蒯纳等人位卑言轻,也不敢轻易上前谏言,只能小声念叨着,边观察着诸位大人们的眼色。

“我怎么觉得陛下他老人家是既不想打,也不想不打,到底陛下意欲何为啊?”

“还是听听杨中尉和王大人怎么说吧,咱们就别胡言乱语误国误君了……”

可此刻治粟内史王绾和中尉杨熊都似乎显得很是犹豫,踟蹰着不肯上前。

毕竟冯去疾主和、杨端和主战,两人的谏言都没有被嬴政采纳,这立时让众人犯了难。

片刻后,嬴政见无人上前谏言,便缓声道:“既然诸位爱卿不说,那朕就说了,方才冯卿和杨卿所言皆言之有理,但……”

嬴政话锋一转,道:“又都言有不足,朕意,越人反叛作乱,此必不可轻饶,不让那些图谋不轨的蛮夷吃点苦头,不足以见大秦天威!

“不过那岭南之地毕竟已然动乱,此时越人又已主动让出番禺,若是朕再兴师动众劳师远征,不仅会显得朕没有容人之度量,而且也会给岭南子民带来连绵的灾祸,关中关东之地的子民也会因此受损,刀兵一动毕竟劳民伤财。”

嬴政流畅地说罢,忽而猛地站起身来,拂袖下令道:“朕已决议,明面上接受越人的议和之请,着派一干练之吏为大秦特使,前往岭南与越人议和,而后再寻良机将越人叛军尽数纳降!

“至于越人自请为藩属的奏请嘛,允或不允也没什么区别了,就划三亭两亭之地拱越人去自理去,疆域虽小,仍为藩属嘛,诸位爱卿以为如何?”

嬴政自觉满意,得意地泛着笑容,又补充了一句,“还有,那越人叛军的两个首犯桀骏和译吁宋,必须枭首示众,不然不足以平民愤!”

嬴政雷厉风行地话语在大殿上回响着,群臣立马被嬴政的杀伐果决惊住了,连声赞叹着。

“陛下圣明烛照!”

“陛下英明!”

嬴政按了按手,道:“行了,诸位爱卿暂且退下吧,冯卿,这特使的人选,就劳烦你去替朕挑选了,朕倒是觉得任嚣长子任嗣有些才干,冯卿多留意,勘察清楚。”

冯去疾立马对袖领命,“臣遵旨!”

嬴政旋即端着袍袖走下了玉阶,连寝宫都未曾回,嬴政只命人宽衣解带,更换上一身常服,便悄悄地微服出宫去了。

“岭南之事被秦小子预料得如此精准,朕的决议也应告知秦小子,看看秦小子还有何智谋要完善。”

嬴政喃喃自语着,快了几步便登上了出宫的车驾。

……

九峻山庄园。

今日是大秦功勋之将任嚣灵柩安葬的日子,咸阳城中一派热闹喧哗的景象。

但是在咸阳郊野的九峻山,却是一片清冷,秦风却难得自在,正觉得幽静惬意。

“今天这么大的日子,始皇帝可是下令朝中文武概去相送,赵老伯应该也抽不开身吧。”

秦风饶有兴致地搬了一把摇椅在庄园门前,正有一下没一下地摇晃着,顺便观赏着四周清幽的景致。

忽而一个熟悉的人影映入了眼帘。

秦风猛地一愣,再看时竟然是那道英武的身影。

赵老伯?

“赵老伯,您,您怎么来

最新小说: 好!朕的傻儿子终于造反了! 炮火弧线 三国:家父董卓,有请大汉赴死! 三国:鬼背郭嘉,虎牢关手撕吕布 唐时明月宋时关 爹,天冷了加件皇袍暖暖身 大炎护国皇太子 我的爷爷朱元璋 斯特拉瑟的红色德国 东周策